四川中職網合作機構 > 學校機構 > 成都市武侯區亞細亞職業學校歡迎您!
培養有“精神”的大國工匠
發布時間:2021-06-05 16:55:07
自2015年國務院批復將每年5月第二周設為“職業教育活動周”以來,在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活動周迄今已經連續舉辦了五屆,成為宣傳展示職業教育的重要平臺。今年由于疫情影響,職業教育活動周推遲到11月8日至14日舉行。本屆活動周主題為“人人出彩,技能強國”。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對職業教育提出了“加大人力資本投入,增強職業技術教育適應性,深化職普融通、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探索中國特色學徒制,大力培養技術技能人才”的新要求,對開展職業教育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各地在開展職業教育過程中,要緊貼需求和發展實際,致力培養有“精神”的大國工匠。
強化知識傳授,培養有“學習精神”的大國工匠。在開展職業教育的過程中,要通過熏陶、嵌入、滲透等方式,專業知識與文化知識相結合,培養既有職業知識技能和綜合職業能力,又有符合當代產業發展所需要的文化素養的高素質人才。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按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需求,積極開展教學改革,調整職業導向,不斷升級傳統的教學模式等。要廣泛吸納社會資源,聘用具備豐富企業實踐經驗的一線工程技術人員、能工巧匠、行業專家等參與到教學實踐中來。要循循善誘,突出學生學習精神的培養,養成終身學習習慣。
錘煉職業素養,培養有“擔當精神”的大國工匠。職業院校在開展教學過程中,要突出職業素養,不僅應在專業設置、課程設計、教材開發環節融入職業文化,而且在教學環境布置、教學管理、教學實施、評價考核等環節也應融入職業素養內容。要培養學生立足實際崗位所需的動手能力,強調理論與實踐并重,學習與訓練結合。要強化核心價值觀教育,著力提高學生服務國家、服務人民的社會責任感、勇于探索的創新精神和愛崗敬業的擔當意識。要從強化愛崗敬業、加強誠信教育切入,深化職業院校的素質教育。
提升專業技能,培養有“工匠精神”的大國工匠。職業教育以培養具備專業技能人才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我國經濟增長的動力正在由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換,迫切需要職業教育的專業結構與內容緊跟時代變化及時調整,培養具備高素質高技能的專業人才,以改變人才供給側與企業人才需求側不平衡、不對等的現狀。要突出對學生的個性創造能力、跨領域整合能力與信息技術能力的培養提升。通過多舉辦學生職業技能大賽等活動,激勵學生涵養勞動情懷,不斷追求卓越,以精益求精的敬業精神,強化“人人出彩、技能強國”的意識,爭當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的大國工匠。(呂永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