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30 11:08:50|已瀏覽:33次
北川羌族自治縣七一職業中學坐落于四川省綿陽市北川羌族自治縣永昌鎮,是一所集學歷教育、技能培訓與成人教育為一體的綜合性中等職業學校。學校秉承“修德、強技、感恩、奮進”的校訓,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構建了涵蓋信息技術、財經商貿、旅游服務、文化藝術、土木建筑、智能制造、數字創意、健康養老、體育教育等領域的多元化專業體系,致力于培養具有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該專業聚焦電子電路設計、嵌入式系統開發及物聯網技術應用,開設電路理論、模擬電子技術、數字信號處理、單片機原理等核心課程,并配備電子創新實驗室、物聯網實訓中心等教學設施。學生可通過參與企業真實項目,掌握智能硬件開發、嵌入式系統調試等技能,畢業后可從事電子工程師、物聯網技術員等崗位,近三年就業率穩定在98%以上。
作為財經商貿類核心專業,該專業以“會計核算+財務管理”為培養目標,開設基礎會計、財務會計、成本會計、稅法實務等課程,并融入財務軟件操作、納稅申報等實訓模塊。學生可通過模擬企業財務部實習,提升賬務處理與稅務籌劃能力,畢業后可從事會計、出納、審計助理等崗位,或通過專升本進入財務管理專業深造。
該專業以“旅游服務+景區運營”為特色,開設導游業務、酒店管理、旅游市場營銷、旅游英語等課程,并配備模擬導游實訓室、酒店前臺實訓系統。學生可通過參與羌族文化旅游節志愿服務、景區運營實踐,提升跨文化交際與應急處理能力,畢業后可從事導游、酒店管理、旅游策劃等崗位。
依托羌族文化資源,該專業開設羌笛演奏、莎朗舞、羌繡技藝等特色課程,并融入音樂理論、舞蹈編導等模塊。學生可通過參與羌歷年文藝匯演、非遺傳承人工作室實習,提升民族藝術表現力與文化傳播能力,畢業后可從事民族音樂表演、舞蹈教學、文化館管理等工作。
該專業聚焦建筑施工工藝與項目管理,開設建筑制圖、施工技術、工程測量、BIM技術應用等課程,并配備建筑模型實訓室、VR施工模擬系統。學生可通過參與裝配式建筑實訓、工程監理實習,掌握綠色施工與智能建造技術,畢業后可從事施工員、造價員、監理員等崗位。
響應國家“雙碳”戰略,該專業開設新能源汽車構造、電池管理系統、電機控制技術等課程,并配備動力電池拆裝實訓臺、智能網聯汽車測試平臺。學生可通過參與奇瑞新能源、比亞迪等企業合作項目,掌握三電系統維修與智能駕駛輔助技術,畢業后可從事新能源汽車維修技師、售后服務顧問等崗位。
該專業聚焦工業互聯網與智能制造,開設PLC編程、工業機器人操作、智能傳感器應用等課程,并配備自動化生產線實訓中心、數字孿生仿真系統。學生可通過參與企業智能化改造項目,掌握設備預測性維護與遠程運維技術,畢業后可從事智能設備調試工程師、運維工程師等崗位。
作為新興交叉學科,該專業開設UI設計、三維建模、影視后期制作、虛擬現實開發等課程,并配備動作捕捉實驗室、全息投影實訓室。學生可通過參與文旅數字孿生項目、短視頻創作大賽,提升數字內容創作與交互設計能力,畢業后可從事游戲美工、影視特效師、新媒體運營等崗位。
該專業聚焦老齡化社會需求,開設老年護理、康復技術、智能養老設備應用等課程,并配備養老護理實訓室、健康監測系統。學生可通過參與社區養老服務站實習、適老化改造項目,掌握個性化健康管理與心理疏導技術,畢業后可從事養老護理員、健康管理師、智能養老產品顧問等崗位。
該專業以“競技體育+大眾健身”為方向,開設運動解剖學、運動訓練學、體能訓練方法等課程,并配備體能訓練中心、運動康復室。學生可通過參與省級體育賽事裁判工作、健身俱樂部實習,提升運動指導與賽事組織能力,畢業后可從事體育教師、健身教練、運動康復師等崗位。
學校堅持“產教融合、工學交替”人才培養模式,與長虹電子、九皇山景區、北川中醫院等30余家企業共建“訂單班”,實現招生與招工同步。近年來,學生在省級技能競賽中獲獎超200項,畢業生初次就業率達99%以上,對口就業率達90%。學校還承擔了羌繡技藝傳承、退役軍人技能培訓等社會服務項目,年均培訓超3000人次,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撐。
北川羌族自治縣七一職業中學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技能培養為核心,通過深化校企合作、創新教學模式,正逐步成為川西北地區職業教育的一張亮麗名片。未來,學校將繼續優化專業布局,提升辦學水平,為培養更多適應新時代發展的技術技能人才而不懈努力。